首页 > 笨鸟发言人 > 出口数据喜人外贸却寒气逼人,外贸人怎么办?

出口数据喜人外贸却寒气逼人,外贸人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2-09-19 18:21:02

1、海关总署:前8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7.3万亿元 同比增长10.1%

评:海关总署7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7.3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其中,出口15.48万亿元,同比增长14.2%;进口11.82万亿元,同比增长5.2%。8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71万亿元,增长8.6%。其中,出口2.12万亿元,增长11.8%;进口1.59万亿元,增长4.6%;贸易顺差5359.1亿元,扩大40.4%。

从数据的角度,我国的出口形势非常喜人


2、外贸从业者却纷纷表示:感到寒气逼人

一个在深圳龙华做外贸做了接近10年的同学告诉我,他们做的是平价家具,去年数据还不错,甚至比疫情前还涨了一些。

但今年从二季度开始就不行了,特别是北美的单,下降的特别严重,直接掉了三分之一以上。

老板去年年底订了一辆保时捷Taycan,今年3月份准备提车时默默取消了,就怕现金流扛不住。

不少从业者也在社交平台上感叹行业的不景气。



理论上,在紧缩的周期,海外需求应该放缓才是符合经济规律的现象。

然而,亮眼的出口数据却否定了这个结论。

如何解释这个现象呢?我仔细研究了一些材料,发现主要的原因来源于以下两方面——

1)加息导致的需求下降存在滞后效应

没错,世界经济今年的预期全球都不太好,从PMI数据看,欧美在今年极有可能进入衰退,抑制通胀的加息货币政策会让原本已经低迷的经济雪上加霜。

然而,加息导致的紧缩效应在传递上是需要时间的,即从政策紧缩到需求紧缩之间存在滞后,因此,我们在最近两个月的数据中暂时还看不到紧缩给外贸带来的打击。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会到来。

从这个意义上讲,当滞后效应导致的时差过了之后,后续几个月的出口数据大概率很难维持近期超15%的高增速了。

所以,下半年的出口和外贸会面临不少压力,尽管出口在我国GDP中的比例不断下降,但它依然是经济的三架马车之一,之后出口可能面临的低迷也会给国内整体经济形势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2)高通胀导致的价格上涨推高了出口金额

俄乌冲突带来的全球供给紊乱已经通过通货膨胀传导到了世界的主要经济体,通胀意味着涨价,涨价不仅仅是消费端的涨价,同时供给端的价格也会水涨船高。

对于出口而言,不少商品在出口数量上可能并没有增加多少,但由于涨价,会导致出口总金额得到了有效提升。

比如,7月我国稀土的出口量同比下降8%,但出口金额却大幅增长44%;钢材出口量增长18%,出口金额则增长44%。

出口价格指数的同比增速数据也显示了近期出口数据价格增速为历史新高——


没错,不是卖的东西变了,而是钱印得太多,钱变得便宜了。

此外,国内物流改善也推动了中国供给的提升,欧洲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挤压了其生产端,德国、韩国等地出现的罢工也影响了其供给端。

这些都给了中国制造在整个贸易环境一定的替代机会。


3、出口数据喜人和外贸人寒意满满背后的逻辑

为什么出口强劲的同时,大部分外贸人、出海人却感到寒气逼人?

答案是品类的结构性变化。

没错,中国出口在结构上的已经悄然发生了众多显著的变化,具体如下——

1).中国制造的产品的附加值在提升。

中国外贸过去“袜子换飞机”的刻板印象如今随着外贸结构的变化如今已今非昔比。

今天中国出口高附加值的品类在明显增多,而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品类在逐渐下降。

比如,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7月机电产品对我国出口的拉动达到7.5个百分点,较6月提升0.2%,在出口总份额中已经占据56%。

在机电产品中,汽车相关产品出口金额达到126.5亿美元,同比增速39.2%,1-7 月份,汽车的总体增长高达54.4%。

这在很大程度上反应出我国汽车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全球竞争的话语权在增强。

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品类中,锂离子蓄电池出口1302亿,同比增长75.3%,太阳能电池1532亿,同比增长95.4%,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件2097亿,同步增长53.7%。

这些都是我国出口品类中增长非常迅速的,即高附加值的品类在带动增长。

而这些品类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因此它比消费品的行业集中度要高一些,基本上被国内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所占据。

而这些行业的出口通常也离普通意义的消费品外贸距离比较远,因此一般意义上的外贸从业者其实是感受不到这些行业的热度的。

相反,出口结构中的普通日常消费品,则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下降。

在7月出口品类中,玩具、灯具、家具增速分别比上个月下降10%、8%、2% ,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低附加值的品类需求的低迷。

而这些普通日常消费品占据了我们通常意义上外贸从业人员中的大部分,因此,尽管大盘在增长,但火热的是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高新品类,消费品类增速则在降低。

从这个意义上,消费品外贸从业人员的寒意就可以理解了。

2).中国制造的“溢出”效应也在挤占消费品出口份额

消费品在出口效应中的下降除了上述的技术附加值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容易忽视的因素——中国制造的“溢出”效应。

如何理解?

直接来看数据——


我们出口中既包含资本、初期产品、中间产品,也包括最终消费品。

可以发现,自疫情以来,在我们的出口结构中,中间品(红色部分)在整体中对增长的拉动比例在上升。

也就是说,我们的出口中不少比例是以中间品而非最终消费品的形式卖到海外的,因此,出口的火爆并不代表消费品直接出海的火爆。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出口的中间品主要卖到哪里去了呢?

答案是——消费品的中间产品主要卖到了东南亚的东盟十国。

我们来看数据——

可以看到,7月东盟对我国出口的拉动继续提升0.5个百分点达4.7%,明显高于美国及欧盟等其他主要经济体。


2022年以来,我国对东盟的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由去年末的14.6%提升到了 16.0%,东盟十国在我国出口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

随着东南亚人力成本的优势不断显现,国内制造业部分将附加值低的人工制造环节转移到了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这就是为什么全球经济低迷但中国出口强劲以及为什么出口数据不错但外贸人却感觉不到暖意的核心原因。


4、外贸人,我们应该怎么办?

学者施展《溢出:中国制造未来史》这本书中说到——所谓的“中国制造业向东南亚的转移”,实际上是中国经济向东南亚的“溢出”。

具体而言,从中国向越南转移的,并不是全流程的全盘转移,而是生产流程中的某些特定环节,主要是人工成本占比较高的环节。

流程中,制造的中间品依然由中国提供,整个产业链的核心依然在中国,由中国主导,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和东南亚形成了一种深度嵌合关系,这就是“溢出”的内涵。

从这个意义上,中国同越南在全球贸易中的关系并非竞争关系,而是合作关系。

一个玩具遥控汽车,中国提供核心的设计,提供电机、遥控组件、传动轴等,在越南胡志明市的工业区完成组装,最后从越南出口到美国和欧洲。

在这个中间品的出口过程中,并不需要做消费品的跨境电商从业人员参与,而更多的是工厂的老板和供应链员工参与。

因此,规模庞大的消费品外贸人并不能直接从中间品出口增长中获利。

这是一个确定的事实,唯有认同到这个事实,才能做好正确的企业业务战略决策,带领公司走向新的高峰。

  • 从企业内部层面看:

品牌或者技术,是你必须选择的一个,才有机会。

但,很不幸的告诉你,这是远水,远水解不了近火。这能用来解决长期发展问题,但是救不了命。企业可以从今天起开始着手做的事情。

  • 从企业外部层面看:

以TikTok、Facebook、Instagram为代表的兴趣电商、或者批发,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增量机会。这背后的逻辑是,我们之前站在产业链“微笑曲线”的中间,研发和营销的附加值我们都赚不到,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大部分被欧美商家收割,而兴趣电商时代给了我们直接面向全球消费者的机会。在内需不景气的今天,通过营销和供应链的优势直接去赚美国人、欧洲人的钱或许是一个对抗内卷的新策略。

关注我们的视频号,2022年9月24日下午14.30我们为您答疑解惑,《新全球.新外贸》专场的直播,由Tiktok北美的小伙伴以及我们的Facebook营销专家与您面对面分享。


相关文章

外贸财务管理:降低汇率风险的有效方法

外贸行业热点解读:人工智能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外贸交易风险管理:如何规避法律风险?

海外展会攻略:如何有效展示外贸产品?

外贸业务:如何选择合适的国际市场?

如何系统性降本增效

以外贸社交媒体营销新思维:选对平台

如何搭建营销SOP?

如何将TOP sales的经验留存和复制

外贸社媒怎么做?

了解笨鸟社交的最佳方式就是自己亲身体验

现在就报名